近日,江西会昌一小学生在校门口背着一名男童走向正在校门口执勤的巡警。经过询问后得知,这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看到男童光着屁股在马路上走,而且没有大人看管。巡警接过小男孩后,小学生则揉着胳膊进入校园上课。
少年强,则国强。为善良的小朋友点赞,不过视频中男童的家人们太粗心大意了吧!现实生活中,因为家长玩手机而导致孩子走失、摔跤等引发事故的有大量案例存在。因此,儿童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让我们来看看法律中有哪些关于儿童保护的知识吧!
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中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有具体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条文,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其它涉及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有: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儿童是指多少岁以下未成年?
在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了哪些人属于儿童。但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中国正式生效。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同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以,儿童约等于未成年人。
儿童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与《民法典》(2020年1月1日实施)的规定:1、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3、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小明有音乐天赋,16岁便不再上学,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小明成长过程中,多有长辈馈赠:7岁时受赠钢琴一架,9岁时受赠口琴一个,15岁时受赠名贵小提琴一把。在上述案例中,小明16岁即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7岁时受赠钢琴的行为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9岁与15岁受赠的行为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可否退回?
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其民事能力不相适应的行为无效或者效力待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中明确规定:“未经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称的费用,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未成年人对财产享有独立权
财产不被没收是未成年人对财产享有独立所有权的基本内容,学校无权没收其财产。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或玩弄其他物品时,采取没收的作法,实际上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所有权。
禁止体罚未成年人、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其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该受到保护。如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校舍倒塌对学生造成伤害,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造成伤害等等,侵害了学生的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未成年人具有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发生在学校的侵害该类权利的行为有:教师禁止学生上学、进教室、罚站等,放学后禁止学生回家,下课后禁止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强迫订阅某种刊物、不允许自由阅读等。
未成年人年龄虽小同样享有名誉权,学校或教师不得对其人格进行侮辱或诽谤。如有的教师上课时用言语侮辱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
上篇:
下篇: